汉诺塔问题
汉诺塔(又称河内塔)问题是源于印度一个古老传说的益智玩具。大梵天创造世界的时候做了三根金刚石柱子,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往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大梵天命令婆罗门把圆盘从下面开始按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并且规定,在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这里使用C语言实现汉诺塔的移动算法。设三根柱子分别是A,B,C,输入A柱子上盘片的块数,输出移动到C柱子的步骤。
例如,输入为3,输出为:
A->C
A->B
C->B
A->C
B->A
B->C
A->C
实现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move(int n,char a,char b,char c)
{
if(n==1)
printf("%c->%c\n",a,c);
else
{
move(n-1,a,c,b);
printf("%c->%c\n",a,c);
move(n-1,b,a,c);
}
}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要移动的块数:");
scanf("%d",&n);
move(n,'A','B','C');
}
显然这是一个递归的算法,move()
的三个参数分别是盘片所处柱子,经过的柱子,最终目的柱子。递归出口是只有一个盘片,直接移动到目的柱子即可。
作者:Gacfox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性质,文章如非特殊说明均为原创,版权遵循知识共享协议CC BY-NC-ND 4.0进行授权,转载必须署名,禁止用于商业目的或演绎修改后转载。